分行业看,铁路(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投资5374亿元,增长25.2%,加快1.8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次会议强调新常态,清楚地告诉人们,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经济一下行就马上刺激的老路,充分表明了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心和信心。经济之声:提前定调也将有利于明确和稳定社会的预期,我们知道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会议它也是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一个风向标,大家也很关注市场未来改革的方向,投资者也很聚焦投资的线索,您觉得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会有哪些看点?刘瑞: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定了七个方面的内容,随后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上就是这七个方面详细的展开。
经济之声:接下来大家更关注的就是经济增长怎么增,结构调整怎调,改革开放怎么改?刚刚你也提到新常态现在是大家普遍非常关注的一个提法,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特别提出了我国已经进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听起来这个评价都很有内涵,您觉得空间和潜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刘瑞:新常态是相对于中国经济进入到新的阶段的概括,因为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过很多阶段。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日召开。会议还强调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七大重点,包括财政货币政策、产业结构,农业、区域发展、改善民生、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内需。我们该如何解读?刘瑞:从会议的重要性来讲,这是为以后中央经济会议以及以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定调,会议讲的这些内容虽然比较简洁,但是都是微言大义,都是非常纲要性的指南性精神。同时,也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应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对此解读。
结构调整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错过了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才是最大的损失。国务院参事汤敏博士认为,明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应该会比过去大大提高。在煤、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领域,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够合理,成为价格改革需要打破的最后壁垒。
能源、交通、环境等价格形成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助推经济转型关系全面改革价改要啃硬骨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取向,无疑就是市场化。部分垄断行业价格需要改革。价改走过35年,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而这些硬骨头牵制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国家发改委表示,去年年底,我国已有95%以上的消费品、97%以上的生产资料实现了市场定价。比如,在调整关系群众日常出行的地铁、公交价格时,可以向合理价格回归,但不能一步到位,必须分步走。
提起价格改革的敏感性,王永治深有感触。他认为,尽管改革可能引起一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但绝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可以肯定的是,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新一轮价格改革后,政府定价的商品范围将进一步缩小。此外,在推进方式上,也要注重区分居民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非基本需求部分,需要反映供求关系。
王永治认为,改革必然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有专家表示,食盐是可以竞争的领域,完全没必要专营。在具体操作上,一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唯恐由于决策不当引起社会不必要的波动。部分专业服务价格可以大幅放开。
部分交给市场部分完善机制大部分价格将放开新一轮价格改革,需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未来除重要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政府定价外,其余价格都要逐步、有序地放开。今年上半年,我国先后放开了房地产咨询、专利代理、报关服务、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环境)体系认证等11项服务价格,放开了除政府投资项目或委托服务以外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等4项服务价格。
目前在资金、土地、能源以及水、电、天然气等要素市场上,政府干预过多,导致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与资源的稀缺程度,也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失衡,以及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但是,价格改革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操作。
因此,公众容易将价格改革与涨价联系起来。此外,不少医院和医疗从业人员反映,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急需改革。王永治表示,价格过低,影响生产者积极性,使生产活力不足。王永治认为,若价格放开后,某些产品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我国也有足够的能力与财力平抑物价、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在推进步骤上,要听取各方诉求。30多年来,党和政府对价格改革很重视,也很谨慎。
王永治表示,价格改革绝不是简单的涨价或不涨价,决定价格水平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而非改革。价格并非一般人就能简单判断出该高还是该低的问题,应该由有关各方反复协商。
国际上有个规律,医疗市场的竞争,越竞争就越贵,这一点跟一般市场竞争恰恰相反,需要认真对待。新一轮价格改革,也明确要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
具体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哪些涨、哪些不涨要做具体分析,因为它专业性很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表示,对涉及百姓健康安全的药价和医疗服务改革,更要谨慎推行。
推进要谨慎监管要跟上价改拒绝休克疗法今年以来,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为价格改革提供了空间,物价改革面临着难得的窗口期。基本需求部分,在理顺价格的同时,应尽量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近年来,电信三大运营商资费价格大幅下降。30多年来,我国价格改革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对价格改革历程,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熟稔在心:1979年到1991年,是改革计划价格体制阶段,其中,1979年1984年以调为主、以放为辅,1985年之后变为以放为主、以调为辅,开始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由于需要考虑宏观环境、社会承受力、可控程度等多种因素,价格改革不能采用一次性放开的休克疗法。此后,中央储备物资、化肥、电信基本业务相继放开,时至今日,中央定价项目只剩下十大类。
电信市场逐步发育成熟,为今年5月电信资费的全面放开奠定了基础。去年底,基础电信领域又开始向社会资本开放,虚拟运营商的加入让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
同样,国家明确即将废除专营的食盐价格,也将迎来放开契机。放开政府定价只是第一步,监管本身也是改革,而且是难度更大的改革。1992年之后,价格改革步入快车道,1992年至2000年的8年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阶段,绝大部分双轨制商品的价格交由市场调节。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影响面广、后续产业链长的基础性产品,或与民生紧密相关,或涉及垄断,利益关系复杂。他建议在推进节奏上,要采取渐进方式。
取消食盐专营,会增加消费者选择权,降低食盐价格。这是很自然的,也表明了群众对价格的关心与重视。
李玲认为,解决这一矛盾,调会比放更有效,老百姓看病更加看重疗效好坏,而非价格高低。王永治说,要利用价格改革带来的市场倒逼机制,促进垄断行业改革、税制改革、质量体系改革、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等其他领域改革。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